1.“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仅仅具备没有残疾、没有疾患和身体结实这样的条件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健康。因此,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长陈学诗先生说:“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应从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综合考虑”,“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什么是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青少年有哪些心理障碍?
(1)学习困难综合症状(2)抑郁症(3)自卑感(4)过度焦虑症(5)厌学症(6)考试综合症
4.什么叫考试综合症?为什么有的优生在中考、高考中反而考不到理想的成绩?
考试综合症也叫“考试恐惧症”。即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一旦考试,成绩就不理想,或者说平时测验(真实的)成绩较好,正规考试,尤其是中考或高考,成绩就不理想,有的甚至很糟糕。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的是因为心理高度紧张所致。
考试高度紧张来自于过大的心理压力。比如说,明天就要中考或高考了,今天就开始紧张了:会考什么题目呢?题目难不难?今年能不能上重点?上不了重点怎么办?父母会怎么说?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会怎么看?我一定要……等等,这些问题会时常缠绕在这类考生的脑海里,这样就带来有的考生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匆匆忙忙赶往考场.结果一拿到试卷手就发抖,尤其是一眼就瞟见自己不会做的题,头脑“翁”的一声出现了空白,……整个考试在昏头昏脑中过来,成绩肯定不会理想。这种症状也叫“目的擅抖”或“穿针效应”——越急越穿不进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塞紧的炮不会响”。
5.如何克服“考试综合症”?
进行心理调试:首先摒弃一些杂念;其次放下包袱:事到如今,急也没用;第三,降低期望值;第四,树立自信心:我不成功谁成功!第五,用一种平常心去参加每一种考试:反正平时我已尽了最大努力了,管它“三七二十一”,考前睡好觉,一不小心,便拿到“世界杯”。总之,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败。一件事情的成功,心理素质起着一半或者更多的作用。
6.中考前夕考生应作哪些准备?
中考考什么?考知识、考能力、考心理素质、考体质。中考前的孩子,由于长时间的日夜奋战,身心疲惫,睡眠不足,营养不良,体质较差,故应作以下调适:
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诸如乐观、向上、开朗。
生理准备:适当运动或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疲劳的大脑得以调节或增氧。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的正常或超常发挥。
生活准备:加强时间管理,作息时间有规律,睡眠充足,切记“三更灯火五更鸡”;另外还要加强营养(蔬菜、水果、适当的鱼类、肉类、糖类、禽蛋类等)。若您有学业压力、情绪的困惑,或人际交往障碍,请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值班
心理游戏掠影
学习的秘籍
心理电影鉴赏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捉蜻蜓
坐地起身
风雨同舟
风中显劲草
巨人椅
通讯员:原金芳
排版:杨强
鹤壁市淇滨区湘江中学
诚信知礼和谐创新
厚德笃学尚美健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