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诊断”和“治疗”
王有鹏
(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山东临沂)
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比较突出。笔者把职业倦怠称为“病”,试图当一回“医生”,来“诊断”一下“病因”,即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尝试开一下治疗该“病”的“处方”,即寻求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症状”一:缺乏人生境界
“病因”:当今社会,从某种程度可以说是物欲横流,一些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扭曲,产生了不恰当的职业观、幸福感、人生观,人生境界不高。毋庸置疑,教师的职业是相对清贫的职业,是具有较少物欲较多精神追求的职业,是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素质、修养和人生境界的职业。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和教师的职业特点,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缺乏较高的人生境界,必然会产生职业倦怠。
“处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锻炼教师在物欲面前的“定力”,提高教师抵御错误思想观念的能力。
“症状”二:缺乏读书学习
“病因”:曾几何时,许多教师越来越不愿静下心来读书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许多教师莫说是在休闲时间,甚至是在上班时间也懒的读书,他们乐此不倦的是上网聊天、游戏、闲谈等等,偶尔看到教师在读书,却是在读小说、生活、娱乐、美容、健康方面的书,很少看到教师在读启迪人生方面的书、促进专业成长方面的书。教师缺乏读书学习的结果是,不读书便不会教书了,也不愿教书了,职业倦怠也就产生了。
“处方”:组织和引导教师多读书,多读富有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多读与新课改有关的书籍,多读与教育教学有关的报刊等,要把教师读书作为一项制度、一个规定、一种常规来抓。
“症状”三:缺乏高雅情趣
“病因”:一个人的情趣更多地体现在休闲时间。休闲决不是可以儿戏的,教师的休闲方式直接影响其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健康、高雅地休闲,那么教师的情操就会得到提升,心灵就会得到滋养,身体就会得到健康,精神就会得到愉悦。相反,如果教师的休闲不够健康,不够高雅,诸如彻夜上网、通宵玩扑克,长时间酗酒,甚至参与赌博等等,这不但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使教师缺乏职业精力,丧失职业兴趣,从而产生职业倦怠。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