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ldquo职业倦怠rdquo

白癜风有看好的没 http://pf.39.net/bdfyy/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公司机制不好,没有激励性,公司文化不好,不能凝聚人心……”

“什么都不想干…”

“心理动力严重不足……”

“漫无目的的頺废……”

不管是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等,这些症状和想法都极为常见,其实这种行为和思想属于典型的“职业倦怠症”.

有专业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员工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心情莫名的烦躁,但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对工作的热情也没有以前高了,提不起工作兴趣,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意义,负能量满满……

这些不好的预兆,很有可能就是出现了“职业倦怠”。

什么是职业倦怠症?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加拿大蓍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

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

1、情绪衰竭: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态度消极: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

3、效能感低下: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是否只有工作时间长才会有职业倦怠?

在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1)初始期: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很容易产生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会让他们很迷茫,同时理想与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当他们没办法很好地调节期望和现实,很容易会引发不安的情绪,从而产生倦怠。

(2)发展期:当个人逐渐融入职场,初入职的紧张和困惑已经退去了,但是很多职业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而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会逐渐增多,可能会出现感到难以胜任的情况。人际关系越发变得复杂,同事之间存在竞争等,会使人们感到失衡。

(3)成熟期:工作趋向稳定,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容易进入了停滞不前的阶段。“如何突破瓶颈、产生新突破,更上一层楼”,是这个阶段员工最大的困惑。

(4)衰退期:年龄越来越大,对于在组织的地位变得不再重要,或者有些老员工要即将面临退休了,他们会有失落感,这也会导致产生倦怠。

职业倦怠是否只是影响你的工作

心理学家大卫.波森说:倦怠会摧毁你每一样能力,短期记忆、正面乐观的态度、统筹、判断与推理能力。

对个人而言,职业倦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家庭、社交,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心理上,个体会出现自尊水平下降、焦虑、无助,甚至会导致抑郁症。KirsiAhola等人对有职业倦怠的人群进行跟踪调研,发现起初有职业倦怠没有抑郁症的人,随后有23%的人患上抑郁症。

生理上来说,会出现失眠、肠胃失调、头痛、腰痛等,或者出现一些压力行为反应,例如通过酗酒、嗜烟来缓解压力。对家人朋友会日渐冷淡,减少社会交往,严重的会产生极端行为。

对企业来说,当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时,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如高离职率、高缺勤率、低工作效率等。而且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大批量的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时,会导致整个企业的风气发生质变,值得每个企业高度重视!

职业倦怠症是压抑心理长期累积的结果,长期负面心理得不到释放,总是抱怨而不是寻求解决的办法,不仅仅消耗了自己的斗志,也在单位中影响到了其他人。

作为企业HR,如何帮助如何应对职业倦怠

如果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情况,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并努力地及时调整,或者向专业人士求助疏导。

(1)保持积极心态,避免不良情绪

对自己进行自我压力管理,通过3R原则一一放松(relaxation)、退缩(reduction)、重整(reorientation)的过程,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力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

每天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在短时间内完全从日常工作中抽离出来。

(2)改变认知方式,不断提升自我

除了情绪衰竭,职业效能感缺乏也是职业倦怠的三大表现之一,有的职场人士工作内容比较单一,或者有的人觉得对于工作已经非常熟练,没有了挑战性,他们就比较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我们需要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对工作的认识,只要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寻求突破,认清目标,制定计划,想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3)发展业余爱好,摆脱工作依赖

Maslach指出:“当你的全部世界仅仅是你的工作而无其他时,那么当你的工作出问题时,你的整个世界就会彻底地陷落。你的能力感、你的自尊、你的个人定位等都依赖于你的生活,而如果你的生活如此狭窄,那么他们就会动荡、不牢固。”

因此,可以尝试多发展业余爱好,这不仅能使心灵与精神有所寄托,而且更让自己拥有另一个成长的空间,摆脱角色的束缚和工作的羁绊。

企业HR能够提供怎样的办法去帮助员工摆脱职业倦怠呢?

(1)引进EAP"员工帮助计划"

EAP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近年来我国引入之后得到了重视。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

企业引进EAP是十分必要,这不仅对减少员工职业倦怠有帮助,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处的。

有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可节省运营成本5至16美元。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划算的投资。

(2)给员工提供宽松的办公环境和轻松的文化氛围。

(3)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员工的个体特征和特长,企业和员工一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员工工作越久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尤其是在成熟期,难以突破瓶颈,停留在一个平台的位置,更容易出现迷茫、情绪消沉等负面情况。

因此企业可以帮助员工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估,将丰富的工作内容融入到职业规划中,给与员工发展的期望和上升的空间。

(4)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

Maslach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得不到公平的回报,会引发职业倦怠。这种由工作量或报酬的不公平、由评价和升迁带来的不公平会给员工带来情感衰竭和无力感。

有关研究表明,通过改善薪酬制度,改变公平感的感知,对于减轻职业倦怠是有效的。而薪酬的公平并不表示在同级别岗位上的人都拿一样的工资,设定上下浮动的范围会更佳。

(5)搭建良好的培训体系

企业应为员工提供适合的培训项目,除了常规的技能培训,普通员工还可以开展自我认知和情绪方面的课程,如自我觉察的工作坊,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了解团队的他人,提高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的技巧,提供一些帮助他们自我激励和提高情商的课程等。而作为管理层,可以开展一些提升领导力的相关课程。

通过适当的培训,可以减低员工职业倦怠的几率,同时也能将潜在的生产力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能力。

这是即将出版的EAP图书

主编:郭弘星

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

EAP(员工帮助计划)咨询师、督导师

国际EAP(员工帮助计划)协会成员

资深心理治疗师、督导师(精神分析取向)

戏剧治疗师,心理剧编剧,导演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职业师资

广东省幸福家庭促进会理事

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专家咨询师

作者:王珮懿

执业心理咨询师

(版权声明:推送文章、视频、音频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聆阁心舍心理咨询中心联系方式:)

(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dcfs/1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