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是为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切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
主要类型
根据年12月30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它包括十大类,种职业病,分别是:
1.尘肺。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9.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
如何预防职业病
一是源头的预防,源头预防的有效办法就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需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施工。
二是生产过程中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加强职业危害控制管理。
三是进行劳动现场的有毒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控制;实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四是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转岗和离岗的健康体检,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正确的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职业病重在抓防,将防控职业病关口向前移,强化防尘、防毒、防辐射等措施,持续提升职业场所安全水平。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严格报告制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图文
来自网络
编辑
胡鑫
审核
张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