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有何不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修订发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同时废止。

《目录》与以往有何不同?

(一)对类别进行了调整。年发布的《目录》按照危害因素性质和所导致的职业病进行分类,但各类危害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为避免这种交叉重复,本次修订只按照危害因素性质进行分类,调整后的《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等6类,而将原《目录》中的“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4类分别归入上述6类中。

(二)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细化。随着我国职业病病种的增加,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断变化,本次修订对原《目录》所列职业危害因素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如化学因素中除列举与59种职业性化学中毒对应的因素外,还细化增加了其他种化学因素内容。

(三)不包括行业工种举例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原《目录》除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外,还通过行业工种举例的方式予以说明举例。行业工种举例与生产工艺有关,种类多、数量大,且在不断变化之中,往往列举不全。因此,本次修订为未提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设置开放性条款。关于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已列出。

原文链接,







































鍝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㈠ソ
鍝鐧界櫆椋庡尰闄㈣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nj/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