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动脉采血,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动脉血中的血含氧量等物质较多,为血气分析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样本。
一般来说,除了新生儿的脐动脉采血和部分儿童可能使用的头皮动脉采血外,成人的动脉采血主要有桡动脉、股动脉和肱动脉采血。其中以手腕部的桡动脉采血最为常见。
但是动脉血经由心脏泵出,势能很大,且管内血流速度很快,对于动脉采血的要求变得很高。有时候,由于穿刺工具或操作等原因,我们会看见血液飞溅的场景,甚至喷溅全身。
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动脉采血工作,一旦遇到血液飞溅、针刺伤这些看似“小概率”的事件,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每一天的平安是运气,谁来保障我们的人生
“血喷出来的时候我都傻了,等清洗完脸上的血迹换完衣服才缓过来,这名患者是乙肝携带者,在值班室等待检查结果的那三天太煎熬了,真的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么完了。”
这是一名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护士所亲身经历的。
年,一位护士在为一名艾滋携带者输液时,针头中有回流的血液滴到她有伤口的右手上。年,一位在艾滋病房工作的护士因给患者取针时不慎被扎破手指,忍痛放弃了腹中的胎儿。
早在年,WHO就报道,每30秒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至年,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终于首次被我国认定为新增职业病而进入《职业病目录中》。注射、取血、输液是最普遍的临床护理工作,被针头或其他医疗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给医护人员在医疗与护理工作中带来极大的血源感染风险。
我们,都是一个个平凡的女儿、妻子、或母亲,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经常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顾不上睡觉时,面对潜在的危险却只能是且行且珍惜,靠着侥幸度日?
“针”爱一生,“管”你一世
那么有没有办法来避免风险呢?
数据显示,动脉采血结束后,卸去针头、双手回套针帽、封闭针头送检的三个动作是造成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最高危动作。按照WHO动脉血取样的实践指南,进行严格和标准化的培训,以拿飞镖的方式拿注射器和针头,用食指定位脉搏,以45度角插入针头并距离食指1cm进行穿刺是保证医护人员安全的规范化操作方式。
使用有安全功能装置的动脉采血针至关重要。例如,大部分BDPresetTM动脉采血器拥有防护锁扣设计,采样后可立即激活保护装置,针头受到保护,拔针后,可第一时间单手完成操作,将针头单手弃于锐器盒中封闭样本,完全避免了“卸去针头”、“双手回套针帽”、“封闭针头送检”这三个高危动作。
年,BD发明了真空采血系统Vacutainer?,至今,真空采血针和采血管被广泛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类历史一小步,医疗进步一大步。年正值BD成立周年,年来,BD始终坚持着“不变如一”的匠心精神,将全方位的安全带给医护人员、患者,不遗余力地倡导安全采血、输注理念,以近似严苛的自我要求将年“恒求质量”的传统刻入骨髓中,也将关爱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践行在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中。
我想说,品质和安全真的很重要,微微一“针”也能很安全。
赞赏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