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职业病 >> 疟疾 >> ldquo职业病rdquo防护知

ldquo职业病rdquo防护知

北京痤疮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734.html

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4月25日至5月1日)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

职业与健康的关系

职业和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生产职业活动中都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受到的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从事任何职业,如果不了解此种职业对人可能产生的危害,而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就可能使劳动者的身体受到伤害。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有害因素。

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是指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之分。例如:一氧化碳属于气态有害化学物质;苯、正乙烷等属于液态有害化学物质;粉尘则由多种固态化学物质组成。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放射性物质、噪声、高温、振动等。

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一些有害的生物,如病毒、细菌等。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颁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详细列举了可能产省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种行业和工种。

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01

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02

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疾病;

03

必须是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

04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05

必须是符合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

以上五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目前,我国列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法定职业病共计10大类种。

正确预防职业病

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

截至目前,国家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劳动保护法规和数百项职业卫生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试验,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要认真落实,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与

评价

定期监测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及时了解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及相应措施。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劳动者在就业前、就业期间和离岗时,应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前检查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者不适合从事某一职业危险因素作业的,不得安排其从事该职业禁忌作业。常规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并对劳动者进行

个人健康监护

加强职业病预防措施管理,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行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组织与检查结果与评价等。职工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治疗与康复、抢救职业危害事故等内容

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

改进工作方式,减少有害因素的传播

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强(浓)度高于国家卫生标准,或由于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度危险物质的工作场所,必须佩戴公司提供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2、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定

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应该通过培训来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法规,以及职业危害和防护的知识。要进一步认识到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nj/1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