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呼吁有了防暑降温费低温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记者王晶)“国家对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非常重视,有高温津贴、防暑降温费等相关制度和措施,但对低温天气作业的职工还缺乏保护。”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建议,加快研究制定低温天气作业职工劳动保护政策法规。

今年两会期间,他带来5份提案,重点聚焦基层劳动者。其中有关“加强低温天气作业职工劳动保护”建议,再次引发不少基层职工共鸣。

年,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左)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李帅摄)

实际上,“低温”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种,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纳入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年修订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又将“低温”列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李守镇谈到,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冬季遭遇持续低温天气。去年冬天,全国平均气温零下3.1摄氏度,南方出现罕见低温阴雨天气,内蒙古平均气温为零下11.9摄氏度。而按照国家《低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即为低温作业。

据相关研究显示,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作业,不仅易引起体温降低甚至冻伤,且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关节也会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据记者了解,年,有华东地区工会开展调查,多名职工参与,90%以上的受访职工认为“低温比高温更可怕,低温会留下很多毛病,治都治不好。”

此前,李守镇调研发现,长期以来,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天气,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交通警察、公路养护工、水电抢修工等户外作业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为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人们日常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当更加关心劳动者的冷暖,保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今年两会期间,李守镇将此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并提及:“与类似《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明确的高温保护规定相比,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关于低温保护的明确规定还比较缺乏,更谈不上有力的贯彻落实。”

李守镇建议,参考《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形式,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低温天气劳动保护专项政策法规,明确低温天气作业范围、适用人群、劳动保护措施、低温津贴及防寒用品发放标准、工作及休息时间标准,强化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

与此同时,李守镇强调,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温差异大,各行各业情况也不尽相同。他建议,可参照高温津贴和工资增长指导线做法,就低温津贴执行制度的主体,津贴发放对象、条件、数额、月份、形式等作出原则要求,由各地因地制宜进行细化。此外,对由政府采购的公共服务项目,可将此津贴列入定额标准内容之一。

营造关爱低温天气作业职工的良好环境也尤为关键。李守镇最后建议,还要建立健全防寒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尽量减少低温天气条件下非必要的室外作业。加强职工个人防护,按照标准发放防寒保暖用品,确保低温天气作业职工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gyxfb/18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