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华
除了前面谈到的因素,其次还要注意主体因素。作为年轻的甚至是年幼的网络以及网络衍生品的受众群体,孩子们自有属于他们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性格弱点,这主要表现在这一群体的特有的、部分共生的、阶段性的性格属性,具体表现为:
课业重、压力大、逆反期、渴望释放自我、涉世不深、好奇心强、争强好胜、有攀比心理、社会免疫力低、是非判断力与辨别能力弱、抵御诱惑能力不强、无自制力与自控力等等。
这些性格属性其实正是孩子们在这一特殊成长时期难以克服的阿喀琉斯之踵。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说不部分解决,就不能彻底地从根本上断绝网虫对孩子们梦想追求与理想人生的无情啮咬,如果老师与家长们稍有忽视,孩子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既然问题的根源找到了,那么,如何解决呢?其实很简单,一是给孩子们一个释放压力、排解压力或者宣泄压力的端口,二是要有选择地培养并引发孩子们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的课外兴趣。这种做法,既可以分散、瓦解、转移孩子原本集中于网络产品以及其衍生品上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金子般的宝贵年华不至于虚掷。
这种选择方向其实很多,比如益智方面的,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棋类,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方向;怡情方面的,比如古筝、钢琴、笛箫、小提琴等等,这类乐器都是很高雅的选项;健身方面的,街舞、拉丁舞、民族舞、篮球、武术以及户外旅游亲近自然等等,这些活动即可健身强体,也可以让孩子们远离不良嗜好。当然我们可以还有其他更广泛的、更切合与自己的孩子的的选择,但是不论是哪一种选择方向,都必须要在与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只要能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那么都应该是做父母的智慧选项。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前文所说的给孩子们繁重的学习任务减压、培养孩子有益于未来人生的优质兴趣点之外,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了孩子一个优质的社交平台,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了很多有共同的优质兴趣与优质品质的小伙伴,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会明显地感受到,但是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就会不经意地发现,与自己孩子交往的朋友,竟然都是一些具有良好素质与品质的高大上。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当初从小开始的合理选择。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一举多得的选择,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更是一种面对今天的战术的选择,同时也是面对明日的战略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缘于年龄的局限性,孩子们毕竟是属于感性思维的单纯阶段,所以在给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兴趣点转型的时候,切记不可武断、暴力、操之过急,否则会极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引爆孩子的逆反,甚至引发父母意想不到的某些极端,那样的话,就极容易面对一个弄巧成拙、前功尽弃的难以收拾的局面。
由此可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并不是一件难得离谱的话题,古训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尊重、理解、沟通、合作,这是一个不能更改的次序。耐心、方法、智慧、方向,这是走向成功的必需阶梯。有了这些,做父母的,又何愁孩子的网隐不戒呢?
作者简介:
李炳华,诗人、学者、专栏作家、商业策划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会员。月光教育主讲人。在全国各类报刊中发表过诗、文、文艺评论三百八十余首(篇),撰写教育专栏稿一百六十余篇,著有诗集《流浪的月光》,以及教育笔记《冲刺高考:文科提分技巧》。曾为张家界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创作诗歌作品《飞翔》,并曾搬上舞台,一场公演为残疾儿童募捐二十余万元善款。
个人
个人
聆听唯美的吟唱
汲取思想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