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6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郭冬梅)根据年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全国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40%的劳动者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而各类危害因素中前三位分别是噪声、粉尘、化学毒物。5月16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分会主办,湖北省疾控中心、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等承办的“第十八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在武汉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职业性噪声聋在年全国新发职业病中的占比同比也呈现一定增加趋势。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院长陈振龙介绍,职业性噪声聋多见于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纺织、矿山开采、建筑施工等行业的劳动者。其发病过程隐匿而缓慢,刚开始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由于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小,患者自己不易察觉。但长此以往,患者在工作、生活中语言交流障碍越来越大,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超过万户,“四上”企业达到1.7万家,各类产业从业人员超过万人。当前,武汉传统制造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基数大,噪声危害防控的任务更加艰巨。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流水线职工在岗佩戴耳罩。邹鸿伟 刘派 摄《湖北省“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针对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深化源头预防,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健康帮扶行动;强化救治措施,提升职业病患者保障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生产性噪声相关研究。其中,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职业性噪声聋预防控制最为关键。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蒙牛高科乳制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初级工程师王凯说:“劳动者是职业健康保护第一责任人。”面对生产性噪声危害因素,该公司始终要求员工正确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耳塞或耳罩等劳保用品。为确保劳保用品发挥作用,该公司还在食堂等厂内职工休息聚集区循环播放东西湖区卫生监督所提供的相关宣传视频。武汉市东西湖区卫生监督所讲解员吕佩介绍,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异常,避免进一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极为重要。如果怀疑自己的听力因为接触生产性噪声而下降了,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在本次学术年会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在特大城市体系内如何有效开展职业健康保护、在新兴产业升级中如何准确应对新旧职业病叠加挑战,迫切需要全国职业健康领域专业人士共同努力,催生一批推动职业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举措,助力我国推进职业健康工作。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dcfs/2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