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报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中考试作文

贵阳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105/5817679.html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期中考试作文阅卷报告

作文评分标准及阅卷总结

总分:60.0分,平均分42.3分

一、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将军,魏文侯命他率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就把他杀死,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为了表示自己忠于魏国,就吃了一杯儿子的肉羹。魏文侯重赏了他的军功,但是怀疑他心地残忍,因而并不重用他。

秦西巴是中山国君的侍卫。中山君孟孙到野外去打猎,得到一只小鹿,就交给秦西巴带回去。老母鹿一路跟着,悲鸣不止。秦西巴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中山君以为秦西巴是个忠厚慈善的人,以后就任用他做太傅,教育太子。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报告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阅读材料后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二、作文分析

(一)立意分析

此材料出自陈子昂《感遇诗》第四首,原诗这样写道:“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一个为了贪立军功,居然忍心吃儿子的肉羹。骨肉之情薄到如此,这样的人,对别人岂能有忠心呢?一个怜悯孤兽,擅自将国君的猎物放生,却意外地提拔做王子的太傅。这样的人,对一只孤兽尚且有恻隐之心,何况对他的国君呢?他肯定是能忠君到底的。

两个人的行为,一反一正,结果截然相反,追其根源:前者源于“残忍”地吃自己儿子的肉羹。后者“忠厚慈善”,“心中不忍”,将小鹿放生。两个人物,两个事件,一贬一褒,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个意思。材料的倾向性很明显,应批驳材料中的乐羊“残忍”,赞赏秦西巴的忠厚慈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准确归纳概括,全面理解事件真正含义,合理引申,即可得出材料主旨:

淡薄骨肉亲情,岂能履职尽忠?

恪守人伦亲情才能尽职于家国天下。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坚守仁善的人性底线,是建功立业的基础。

仁爱之心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根本和保障。

人贵有同情怜悯之心,人贵有恻隐之心。

人贵有“不忍之心”(同情仁爱之心)

倡导忠厚仁善,反对冷酷残忍。

人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远离残忍奸伪。

恪守仁善之心,反对冷漠无情。

忠厚仁慈,为人之本。(仁心乃为人之本。)

怀仁慈之心,行仁慈之事。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常怀悲悯,忠厚为民。

君子仁善而福禄归焉。

忠与仁不可兼得,舍忠取仁。

巧诈不如拙诚,惟仁可得人心

如果不能统筹考虑材料要素,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抓住一点,不顾其余,随意拓展,就可能偏离题义,以偏概全。

例如:巧诈不如拙诚。

任人唯贤,国泰民安。

忠国忠君弃私心,不以一眚掩大功。

去伪崇拙方能修身立业。

以拙诚立身,以笃行谋事。

(二)写作要求:

这是一则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模拟全国Ⅰ卷“历史人物评说”的命题模式来设置情境与任务,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评说历史人物观照现实,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思考个人修为,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要求表明,本文要写成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要看清要求,明确任务。题目设定的写作对象是“本班同学”,文体是“发言稿”,任务是“读书报告会”,题目要求写发言稿,那么就必须按照发言稿的格式来写,行文时要有对话感,避免犯与书信格式相混淆的错误。

内容应体现“感受与思考”,写成议论文,体现思辨性。

联想与思考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由此及彼,从评价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入手,旁征博引,纵论古今,分析论证仁善之心对于人格的完善、对人性的提升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谈仁善,展现青年一代对中华美德的认识与传承;也可以写当仁善与履职尽忠发生冲突时该做出怎样的选择,体现思辨性。只要体现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即可。

打分主要应该考虑学生在行文当中是否能鲜明地表达观点、有层次地给出充分的理由。最好能体现辩证的思维,联系社会现象,谈出这种认识和思考对于当下社会或青年未来发展的意义等。

三、评分标准

内容:立意准确,思想深刻,中心突出。观点鲜明,论证富有思辨性,围绕材料、结合实际阐述观点,进行论证,说理透彻,事例翔实。

表达:文体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准确简练,富有文采。论证严密,论证方法丰富。

书写:卷面整洁,书写正规,美观大方。

作文判分一定要综合学生的写作情况,包括立意、结构、选材、表达、书写等,不能仅凭立意一项武断划分等级。

四、评分等级:

(一)作文基准分——45分

1.一类作文(53分以上)

总体要求:立意准,文体明;材料丰,说理透;结构匀,条理清;书写美,卷面净。

标准依据:内容密切结合材料内涵,做到深刻准确解读;中心突出,最好兼顾辩证思考,层次清晰地讲道理;内容充实,逐层深入,论证有梯度和深度;素材典型、新颖;文体特征明显、规范,行文流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2.二类作文(45~52分)

标准依据:内容能够结合材料内涵和显示的意义,做到准确解读,有一定思辨性,材料和中心有不同程度的松散,形式论证清楚,行文通顺。卷面整洁,整体效果较好。

3.三类作文(36~44分)

标准依据:从题意出发,但不明显,事例与观点结合差,中心松散,有游离的段落,例证与中心较远。

4.四类作文(35分以下)

偏跑题作文;文章内容与材料基本无关,内容混乱,说理不清,中心涣散;抄袭之作。

(二)其他扣分点

1.作文缺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字扣1分,同一错别字不重复扣分,扣分不超过3分。

3.字数在—之间,每少50字,扣1分;—字,25分左右;—字,20分左右;字以下,15分以下。

4.抄袭本试卷其他部分文字字,15分以下,抄袭字左右,20分以下。

5.卷面凌乱,字迹潦草,标点符号错误,酌情扣1~3分。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阅卷标准补充调整如下:

1.切题立意,褒贬倾向正确,即弘扬仁善美德,原则上属二类以上,不低于45分。除非字数不达要求。

2.合题立意,褒贬倾向有偏差,但能扣住忠和善的话题,如:赞同乐羊的“忠”等,此类作文在40到44之间。字数不够,格式不当,作文功底太差的可适当减分。

3.立意在以上两种情况之外,跑偏严重的,如要全面看问题、母爱等,或全篇讲故事的,分数在37到42分。字数不合要求的,按照标准另作处理。

五、阅卷情况:

优点:

1.大部分学生能够兼顾材料和任务要求,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准确归纳概括,全面理解事件真正含义,并合理引申,得出材料主旨。围绕材料的倾向,批驳乐羊的“残忍”,赞赏秦西巴的忠厚慈善。围绕“忠厚慈善”,或者“仁爱”,或者“仁德”、或者“善良”等关键词来写。

2.部分学生内容能够扣住中心,提纲挈领,层次清晰。

3.部分学生语言精炼,善用古诗文,让人眼前一亮。

不足:

1.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体现明确的思路,虽出现了“忠厚慈善”,或者“仁爱”,或者“仁德”、或者“善良”等关键词,但段落之间缺乏联系,层次混乱。

2.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文中有“善良”的意思,但立意不够积极,比如,谈“因果报应”等

3.部分学生抛弃材料,只谈“善良”或者“忠厚”

4.题目太大或者过于简单:

5.部分学生偏离题意。

6.部分学生只是材料的扩写,极个别的同学完全照搬照抄。

7.部分学生卷面混乱,书写极差,语言杂乱。

8.很多学生发言稿没有题目,格式有误。

9.审题不清,文体不明:

10.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11.个别学生标题用了名词短语,不提倡:

12.注意错别字,部分学生题目中就出现明显的错别字。

六、教学建议:

1.注重对学生写作思路及思辨性的训练,以求论证分析材料全面深刻,层次清晰。

2.引导学生重视材料的分析,注重整体理解、综合分析。

3.注重分析与优秀范文的差距,寻找45分到48分,48分到52分之间的提分技巧。

4.加强对标题和开头的针对性训练,力求找到突破口。

5.加强应用文格式以及个性化写作指导,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做到新、深。

6.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对事例的分析要到位,要深刻,与观点相吻合;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避免空喊口号。

7.端正学生态度,认真对待写作训练。

8.继续加强学生卷面规范,书写训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dcfs/1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