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像下图这样得了一上班就没精神的病?你以为这是“周一综合症”,图样图森破,王教授告诉你这叫“职业倦怠”。开发区总工会在10月22、23日开展了第三期工会干部培训,邀请到天津市委党校王伟华教授给大家做了一场关于“职业倦怠与有效干预”的讲座。
年12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报告》。在多名的被调查者中,54%出现轻度职业倦怠;39.22%出现中度职业倦怠;13%出现重度职业倦怠。也就是说,每8个被调查者中就会出现1个重度职业倦怠者。先来测试一下你有没有职业倦怠的症状吧↓
问项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工作让我感觉身心俱疲。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下班时,我感觉精疲力竭。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不得不去面对一天工作时感觉非常累。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整天工作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工作让我有快要崩溃的感觉。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我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我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热心了。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我对工作是否有贡献越来越不关心。
从不
偶尔
经常
频繁
每天
我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我觉得我在为单位作贡献。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在我看来,我擅长于自己的工作。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当完成一项工作时,我感到很高兴。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我完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我自信自己能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每天
频繁
经常
偶尔
从不
分值
倦怠水平
4.9分以下
轻度职业倦怠
5---9.9分
中度职业倦怠
10分以上
重度职业倦怠
看看你得了多少分,是不是中枪啦?那究竟什么是职业倦怠呢?就是指人们在职业过程中,由于社会、组织及个体差异等各种复杂因素所体验到的身体疲劳、工作投入度、工作成就感下降等一系列的消极症状。
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职场文化与个人文化的冲突;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冲突;社会责任与个人兴趣的冲突;组织承诺与个人期待的冲突。
总之,各种冲突就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那么如何预防职业倦怠呢。
简单来说,一是要提升人生境界标准,要知道,境界只有标准的不同,而没有高低层次之分。从古典国学角度来看,儒家、道家、佛家分别代表着“拿得起”、“放得下”和“想得开”,能做成的事要拿的起,做成做好;实在做不成的事要放得下,不要偏执;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内心想开了,一切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二是树立大目标,改变自我形象,提高对自己的期望。当目标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时就会激发我们的“网状激活系统”,网状激活系统只允许最重要的信息滤过,一旦树立目标,网状激活系统就会搜索各种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信息,同时,创造性潜意识会为我们的潜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最终由意识转化到我们的行为上来。
此外还有健全职业人格、无边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冲突管理能力、突破心智模式、构建个人支持网络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来自于个人角度,而另外一个角度来自组织:优化沟通激励机制、搭建完善的EAP系统、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最后,教给大家一个实用的方法——“写断言”,即用现在时的断言树立目标,把我几年之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改成现在时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1、我是一名党校教师。2、我是非常受学员欢迎、热情、负责、富有感染力和个人魅力的一名党校教师。3、我是一名能够把专业理论、教学实践、培训技巧三者创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对党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培训专家。这是在帮助大家潜移默化的树立自我形象,进行有效的催眠。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工作阶段都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倦怠了不怕,只要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就能重新燃起热情投入到工作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