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从年到年,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职业病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心理健康问题、颈肩椎疾病等职业相关性疾病不容忽视。
报告病例数总体下降尘肺、职业性噪声聋排在前列
根据目前执行的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有10大类种。专家介绍,以南京为例,年以来新发职业病数量明显下降,每年维持在20例左右。与此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职业病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张荣介绍:“噪声聋,全国各地应该都在持续上升,在某些省份噪声聋的诊断数量已经超过了尘肺病的诊断数量,在南京以及江苏省,职业性噪声聋的数量仍然排在第二位。”
专家分析,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第一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对尘肺病的重点治理,尘肺病发生的数量有所下降;第二是各行各业对噪声危害的 张荣说:“噪声聋,比如说矿山的开采、机械设备的制造,企业场所的噪声分贝数比较高,工人作业时间也会比较长,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怀疑自己得了噪声聋,应该到专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去申请诊断,我们诊断标准当中,要有85分贝以上三年的噪声暴露史,结合听力损失情况,判断劳动者是否患上了噪声聋。”
据了解,江苏目前有职业病诊断机构37个,13个设区市均具备全部十大类职业病诊断能力。
4月25日,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接下来不仅要 张荣表示:“列入职业病之前都会进行相关调查,比如调查我们讲的白领行业、IT行业,像肌肉骨骼系统比较多的机械制造行业或者维修行业,来掌握这些问题存在的面和严重程度,将比较广泛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纳入职业病进行强制管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一直开展下去。”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