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强职业病防控入了这份黑名单将

记者今日从省卫健委最新获悉,今后,省卫健委、广东银保监局将联手建立广东全省职业病防控“黑名单”管理制度,定期通报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不达标责任主体名单,据此以绿色信贷为抓手,调整信贷结构,推动防范职业病危害社会风险。《关于建立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不达标责任主体名单定期通报制度的通知》已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银保监局联合印发。“黑名单”制度四大重点范围列入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责任主体,以该“黑名单”制度重点防控的范围,包括存在职业健康重大问题隐患、职业病多发高发、或接触危害劳动者数量多的:一、重点行业领域:包括并不限于机械(金属制品加工)、轻工(有机溶剂使用、铅蓄电池制造)、建材(陶瓷制造、石材加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制鞋、金属冶炼、非煤矿山等。二、重点用人单位:相关督查检查或调研督导工作中发现职业健康重大问题隐患的用人单位;年度新发职业病累计达3例或以上的用人单位。三、重点场所:工作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达人及以上的用人单位。四、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开展服务的甲级、乙级职业卫生及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九种不达标情况纳入“黑名单”且通报到底哪些违法违规行为会纳入“黑名单”?1.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2.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3.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合格,却未采取有效工程或个体防护设施的;4.未按照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5.未按照规定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6.未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7.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8.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9.职业健康(含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擅自更改、简化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篡改检测数据,或出具虚假报告的。“黑名单”制度要求,依法查处各类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没有按照要求限期完成整改的用人单位,该处罚的要依法处罚,该停产的要依法停产,并纳入“黑名单”管理。入了“黑名单”,直接影响金融信贷职业病防控不达标责任主体入了“黑名单”,这份名单还由各级卫健部门与同级银保监分局进行共享,后者将“黑名单”转发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广州地区相关工作由广东银保监局直接负责。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纳入“黑名单”管理的责任主体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相关结果作为其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通知》也规定了移除“黑名单”的管理流程、报送方式和频率时间等,动态管理,大力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合法权益。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通讯员粤卫信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叶涵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cf/204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