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人数超过2亿。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对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维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的最广泛群体和最直接受益者,劳动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好守护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无论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获得感、稳定性,还是对维系家庭生活的持续性和幸福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该如何进行自我职业健康保护呢?
一是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年5月1日起施行的《职业病防治法》使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式进入有“法”可依阶段。二十多年来,《职业病防治法》历经四次修订,为广大劳动者维护职业健康权益提供法律支撑。劳动者要用好手中法律武器,主动参与学法用法,努力成为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二是践行健康工作方式
时刻紧绷职业病防治这根弦,自觉参加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持续强化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意识,熟知职业病危害潜在影响,掌握职业病危害事故急救知识和应急处置方法。加强劳动过程职业防护,遵守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时发现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敢于批评、举报违反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拒绝违章作业。
一旦发生职业健康突发事故,做到理性判断,正确自救、互救;依法依规参加职业健康检查,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三是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劳动者职业紧张越来越多。当岗位要求与自身能力、条件和期望值不匹配、不平衡时,容易发现在心理、生理上出现应激反应。对此,劳动者需用正确、合理的方式进行排解和舒缓,避免盲目内耗内卷或摆烂躺平,应直面问题与困惑,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培养自身兴趣爱好,舒缓工作压力;主动沟通倾诉,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劳动者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践行职业健康工作方式,树立职业健康意识,争做职业健康达人,以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良好的心理投入健康中国行动,不断提升职业健康素养。
原标题:《“打工人”,请当好职业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