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思考趣说有关铁路行车职工的四大职业

大家都知道,铁路运输工作非常重要,运输任务特别繁忙。有关铁路行车职工也十分辛苦,常年如一日地奋战在运输生产第一线。长期以来,由于工作忙、压力大、责任重、风险高,有些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强迫症。

铁路有关部门对于所属行车职工历来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必须要完成作业任务,而且还要高声呼唤、手比眼看。

比如,横越铁路线路时,必须要分别向左右前三个方向瞭望、手比确认、再高声呼喊没有车后,才能通过;有关人员检查设备零、部件时,也必须要执行"指检法",一面不停地用眼睛观看,一面同步用手比,同时用嘴高喊;机车司机确认信号时,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当车站助理值班员显示发车信号时,必须要再三确认无误后,依次伸出三次手指,高声呼喊"一圈、两圈、三圈,发车信号好了"后,才可以启动列车。

久而久之,很多人的行为举止因此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出现条件反射,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里都再三强迫自己要"确认、确认、再确认"。

2,恐惧症。

深入现场抽查职工的实际作业情况,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铁路有关基层单位的传统习惯。

过去的作业现场抽查,既有铁路局及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室、站段安全科等部门的专业安全检查人员,又有监控队、"小虎队"、抽查组、互检组等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有"蹲坑"的、有"假设"的、有"下套"的、有"钓鱼"的、有挂牌"的、有"蒙号"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有实事求是、秉公办事的,也有弄虚作假、无中生有的,行车一线职工好像处于"万夫所指、人人喊打"的尴尬境地。

随着很多现代化高科技设备的不断运用,现在几乎遍及所有的职场均设有视频监控装置。大到工作中离岗、当班时睡觉,小到坐姿不正、注意力不集中,一切都逃脱不了管理人员的视线。

由于考核指标的压力,"抓问题"一直是铁路一些基层单位永远的管理主旋律。一些站段的管理干部每天头脑中想的都是什么样才能完成考核任务。从而导致很多职工在作业中,往往好像做贼似的,整天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人心惶惶。

比如,车站值班员在工作中上厕所,有时即使没有方便完,约莫到了规定的时间也必须要一边提着裤子一边急急忙忙地跑回到值班室。否则,如果几分钟不在视频监控范围内,将被视为工作中离岗。

机车司机在列车运行中,必须要做到"车动集中看,瞭望不间断"。有时稍微低下头、歪一下脑袋,都会被视为"间断瞭望",而遭受严厉处罚。一次,某机车司机在车站转线挂头时,听到有人在机车下焦急地呼喊自己的名字。当时急忙下意识地向下观看一眼,没想到正中了检查人员的圈套。原来是检查人员故意用"假设"的手段来试探自己,"间断瞭望"的问题便板上钉钉一样的形成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怕领导和防不胜防,是有关行车一线职工在工作中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和最经典的概括。

3,多虑症。

铁路行车部门的职工日常最怕的就是遇到意外情况,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非正常"。诸如车站临时停电、停止基本闭塞法改按电话闭塞法行车、机车故障、线路旁有异物等非正常的意外情况。

非正常的情况是每个人都无法预料而又必须要时刻面对着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列车只要非正常停车,都有可能构成"耽误列车"的事故。

然而,有关作业人员在突如其来的瞬间,进行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却非常艰难。经常是无论怎样做,都无法达到领导的满意。个别领导往往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真处理问题。而是采用"两头堵"的办法,千方百计地查找"毛病"。不是"通过原因,预判结果",而是"知道后果后,倒推原因"。总是像"事后诸葛亮"一样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上纲上线"。

比如,机车司机在列车运行中遇到难以处理的机车故障时,如果当时立即停车,事后领导会指责为什么不能维持运行到前方车站?为什么可以避免的"区间停车"事故却没有避免?反过来,如果司机当时没有立即停车,领导又会训斥其处理不果断,盲目运行,导致损失扩大,酿成严重后果。总之,是否停车都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只有永远不遇到非正常的意外情况,才是最好的结果。

有关领导干部"两头堵"的"高招"屡试不爽,致使很多行车职工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无休止的迷茫和困惑中。

4,抑郁症。

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管理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一些铁路基层站段长期以来所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一般来说,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是评价管理干部的主要内容。一些依靠买官上位的"小头头",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当然无从谈起,唯一可以博得上级领导刮目相看的捷径无疑是工作态度。

为了政绩,一些人经常自以为是,不顾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擅自变换花样地制定五花八门的"土政策"。其最终目的无非是给上级有关领导留下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好印象。而不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对安全生产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要求职工必须要无条件执行。然而一旦因此出现问题,又要求当事人必须要自己承担责任,成为"背锅侠"。

比如,一些机务段及运用车间擅自规定单机在车站转线时,不许超过15公里/小时的走行速度;在进入正线前,必须要"一停再开"、"打点儿"确认。但是,如果由于节奏缓慢而影响列车晚点被列车调度员追究责任时,坚决不能承认是机务段或者运用车间所规定的。必须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责,说是眼睛不好、看不清信号、不敢快走。

领导的规定不执行绝对不行,执行后出现后果不会"圆场"更不行。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的确令人烦恼不断、举步维艰。自己的梦只能靠自己圆,但是却很难圆好。

车站值班员"抢钩"作业的问题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抢钩"作业是绝对禁止的行为。但是,当列车调度员需要赶进度、抢车流时,如果还是"坚持原则"不会变通的话,到时候"谁遭罪谁知道"。"目光短浅、工作呆板、不顾全大局"的定论,可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扭转的。

审时度势和面面俱到毕竟不是每一个平常人都能顺利做到的,即使其中的一次得不到领导的满意,都会留下难以想象的"后遗症"。

管理不善、缺乏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导致很多行车一线职工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管理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实行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才是增强企业活力和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步入到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的治本良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wlzhz/1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