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普及防治职业病,关爱劳动者

学习时刻

防控职业病要关口前移、重在抓防。要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健康防护需求,完善职业卫生防护标准,强化防尘、防毒、防辐射等措施,提升职业场所安全水平。健全职业健康监测网络,扩大职业病种和危害因素监测覆盖范围,严格报告制度,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职业健康体检,简化诊断认定程序,落实工伤、医保、救助等政策,做好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患者救治保障。认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增强劳动者主动防护意识。

——孙春兰

她美丽大方知性优雅,她敢想敢拼尽职尽责,她就是崇信县妇幼保健院医师王军娥,她的“防治职业病,关爱劳动者”的文章已经在健康中国等多个网站发布。关爱劳动者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你我她来共同参与,姐妹们,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认真学习防治职业病知识并在下面投出宝贵的一票吧!

防治职业病关爱劳动者

树立职防意识,杜绝职防盲区,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关键是加强对疾病预防的重视,这是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年我国就业人口7.7亿人左右,多数劳动者职业生涯超过其生命周期的二分之一。

工作场所接触各类危害因素引发的职业健康问题依然严峻,职业病防治形式严峻、复杂,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等问题已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职业健康保护,就要了解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现在我来为大家说说职业健康的有关知识。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哪些?

三、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是谁?

(1)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生产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四、哪些行业和工种易患尘肺病?

(1)矿山开采:各种金属矿山的开采,煤矿的掘进和采煤以及其它金属矿山的开采,是生产尘肺的主要作业环境,主要作业工种是凿岩、爆破、支柱、运输;

(2)金属冶炼:含金属矿石的粉碎、筛分和运输;

(3)机械制造业:铸造配砂、造型、铸件的清砂、喷砂以及电焊作业;

(4)建材行业: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产中的开采、破碎、研磨、筛选、搅拌等;石棉的开采、运输和纺织;

(5)公路、铁路、水利建设中的开凿隧道、爆破等,

五、防尘防毒措施主要有哪些?防尘措施主要包括密闭设备、通风除尘、湿式作业、佩戴防尘口罩、加强宣传培训、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监测、做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防毒措施主要有:改革工艺、革新技术、通风排毒、杜绝跑冒滴漏,佩戴个体防毒防护用品、加强宣传培训、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做好上岗前体检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六、如何预防铅中毒?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醋酸铅可由少量经皮肤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肤吸收。结束铅的工人应穿工作服、但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宿舍和其他场所。饭前要用肥皂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不将工作服和家庭装放一起清洗。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车间铅尘浓度高时,应带防尘口罩。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七、为什么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哪几类?

职业健康检查,是以预防为目的,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选择特定的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康。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

八、哪些人需要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1)你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入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

(2)你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空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

九、职业病病人都应该享有哪些待遇呢?

第一,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第二,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上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十、职业病诊断需要哪些资料?

(1)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2)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5)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十一、职业病的防治

职业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职业病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治愈,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从致病源头抓起,实行前期预防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由传统的发生问题后进行处理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预防管理的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不要等产生了职业病再去被动地处理后事,而要把职业病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国家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并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尽快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摸清职业病危害底数,明确中长期目标,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工监督管理。工会组织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等。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形成统一的强有力的监督链,做到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有可能实现最佳治理结果。

劳动者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力,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把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与保护家人健康联系在一起才能为职业健康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整理编辑:张小洁审核:杨海霞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wlzhz/16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