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及其防护
生产性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包括: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01
噪声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01
产生疲倦生理效应、心跳加速、头痛、神经紧张、无法集中精神导致安全工伤事故
02
噪声对人体危害是全身性的,主要是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03
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是指人或者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水平变化,脱离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04
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是指由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阈水平的听阈升高。永久性听阈位移的大小是评判噪声对听力系统损伤程度的依据,也是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依据。
05
传音性听力损失:突发性高分贝噪声超过dB所诱发的中耳伤害,高于dB易造成鼓膜破裂、听骨断裂…等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恢復
典型为爆破、火砲饭射巨响所诱发“爆震性耳聋”
02
噪声的卫生标准
01
完全消除生产性噪声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将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对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工人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制为85dB(A);非稳态噪声以及每周工作不是5天,每天工作不是8h者,需要计算等效声级,噪声限值为85dB(A)
02
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工作场所,也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和测量(或计算)的等效声级,按照接触时间减半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
03
噪声的防治
01
控制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治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02
控制噪声的传播:吸声,吸收辐射和发射的声能;消声,在风道,排风管口等部位安排各种消声器,以降低噪声传播;隔声,如隔声罩,隔声墙,隔声门窗等。
03
噪声的个体防护:由于各种原因,生产环境噪声暂时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在需要在特殊高噪音环境工作时,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最常用的是防声耳塞。
供稿丨职业病防治科
审核丨何坤
发布丨重庆疾控所融媒体工作室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