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噪声聋”已经成为目前增多趋势最明显的职业病,因为噪声导致耳聋和耳鸣患者在大幅度增多,职业病患者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职业性噪声聋,而且耳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为减少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概率,控制噪声危害,保护企业职工生命健康安全,噪声危害较重、严重及极重企业,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及相关法规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噪声日常监测工作,对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开展日常在线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时了解和掌握噪声产生、传播、变化的规律,鉴定本单位噪声控制和防护设施的实际效果,并为本单位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噪声治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从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角度出发,将开展噪声日常在线监测的情况,从年度监测计划制定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种类、频次、布点、监测结果告知、日常监测数据,及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众所周知,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数据,仅代表该检测时段内、现时生产工况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与强度的情况。特别是噪声,不同于粉尘、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固定区域里浓度和强度相对比较稳定,而噪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数值多变,最高值和最低值差异巨大,同时很多情况下噪声的单次持续时间极短,可能不足0.1秒(如冲压、压缩空气吹扫等引起的噪声),又或者噪声发生形式无规律等情况,这就导致了噪声定期检测采样取得峰值数据的概率极低。部分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单位设置噪声点位甚至没有考虑非稳态噪声的划分,直接按照机器设置点位。同时又因为噪声定期检测采样数值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同一作业环境由于采样时间点的不同,进而出现完全不同的定期检测的结论。举个例子,定期检测报告的最终数值是由三次采样数值根据劳动者噪声接触时间除权之后的平均值,那么如果采样时出现两次采样数据70多分贝,一次采样数据90多分贝或者一次数据70多分贝两次数据90多分贝,那根据员工实际接触时间加权最终平均数值可能正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85分贝这个限值附近,结论可能合格也可能略微超标,但如果采样的时间点正好是出现三次数据都是70几分贝,平均值必然也是70多分贝,那甚至可以认为该作业场所的工作岗位不属于噪声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岗位(《职业卫生名词术语》(国家卫生部发布,GBZ/T,年8月1日实施)明确规定噪声作业是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又或者三次数据都是90多分贝,那就是属于噪声严重超标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同一个作业环境,定期检测由于采样时段,点位的不同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结论,从而会采取完全不同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因此,噪声定期检测并不能很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的作业场所环境状况,只能作为一个辅助的参考依据,但对于这一情况监管部门往往有所忽视,企业也存在误区,认为只要每年做一次定期检测就足够了。事实上,《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日常监测也是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检查内容;而通过开展噪声日常在线监测,可对因生产波动、技术参数调整等原因导致的阶段性噪声强度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形成劳动者接触噪声全过程的连续性图谱,因而不会错过任何一次噪声数据的采集。连续的图谱也便于监管部门和企业准确掌握作业环境的真实情况。同时,可永久保存录入企业噪声监测系统的数据,为噪声定期检测数据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但是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却出现个别指标异常情况时,对作业场所噪声监测数据与职业损害相关性方面提出科学依据,有助于通过改善噪声防护设施、完善噪声控制措施、缩短劳动时间,有效减少和降低噪声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噪声日常监测主要内容
企业应制定噪声日常监测的计划,确定监测频次、监测区域、布点原则和执行部门等。同时,执行部门负责保证噪声日常在线监测系统处于正常持续运行状态。通过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管理平台维护日常监测部门、装置单元名称、噪声监测点名称、噪声监测数据等日常监测相关的信息化模块,存储并打印建立日常监测台账资料,供员工、上级单位、执法部门查阅。
确定噪声日常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级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AQ/T—《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等要求,相关单位要确定噪声日常监测围绕噪声≥dB,dB噪声≥95dB,95dB噪声≥90dB,,90dB噪声≥85dB,85dB噪声≥80dB等不同严重级别,并结合当年定期检测或近3年现状评价超过接触限值、近年来职业健康管理中接触噪声岗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临床表现等因素制定监测频率。
噪声日常在线监测布点
噪声单位应遵循控评、现状评价、定期检测报告中对应点位,依据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现场采样(测量)布点示意图,并结合生产实际运行、劳动者实际巡检路线来确定噪声的日常在线监测点位。
监测结果整改与告知
企业中负责噪声日常监测的执行部门每月应按时完成噪声日常在线监测的信息管理平台中日常监测数据的审核工作,并负责下载每月监测数据,建立监测台账,同时要求各所属部门将本部门上月的噪声监测结果张贴并存放至指定位置,将噪声监测结果告知劳动者。同时,对于噪声超标点位,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应组织点位所属生产部门查找原因,督促整改,并在整改后进行复测,于当月及下月增加频次进行监测,并负责整改部门编制整改计划与整改总结报告,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完成监测季报,将每周、每月及每季度监测季报建立台账供劳动者、上级单位及执法部门查阅。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本文只供检修人员学习之用,无任何商业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