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职业病”一词,比如:坐办公室的人常说颈椎病是自己的“职业病”,IT人士说鼠标手是他们的“职业病”,慢性咽炎被认为是教师的“职业病”……到底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的诊断有哪些条件?上海职业病的发病状况怎样?与国内外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自我保护?快来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职业病?
答:从广义上来说,职业病是指因接触工作中的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包括法定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定义是狭义上的定义,它规定职业病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作相关疾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的一类疾病,如本文开头问题中的颈椎病、鼠标手、慢性咽炎等。
2
职业病的诊断有哪些条件?
答:职业病的诊断必须具备4个条件:
1.职业病使用的主体仅限于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2.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所患疾病;
3.必须是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所列的疾病。
以上4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不属于法律所称的职业病。
3
上海职业病的发病状况怎样?与国内外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答:上海职业病发病仍然是以传统职业病为主,主要为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尘肺病(以电焊工尘肺为主)、职业性苯中毒等。
这与西方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相比是不同的。从国际上看,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传统职业病较少,职业健康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