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引起争议,新提案却获得好评背

人口老龄化不再是个别国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不仅进入老龄化社会,甚至多个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的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早在21世纪初迈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在前四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也在不断下跌,而六十岁及以上的人口却越来越多,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束后,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将近占据了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相当严峻了。

我国在关于如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上,也做出过许多尝试。在年初就全面开放二胎,第七次人口普查后,也实行开放三胎的政策,国家鼓励合法夫妻生育,并且三胎家庭可以享受国家一系列配套的福利措施。但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来看,鼓励生育、开放多胎政策的落实的效果不怎么明显。

在考虑到我国的人口结构还有就业状况,“延迟退休”的提议也相继出现,尽管延迟退休可以使得工龄变长,让人在退休后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可是,“延迟退休”的提议还是被人纷纷抵触,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点就工作性质来说,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压力,而在一些领域对身心的考验非常大。就拿医生来说,大部分医生面临着24小时待命的情况,没有节假日不说,工作所需要的严谨性,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精力的要求非常高。在如此耗费精神力的工作状态下,一个人就算再强,也不能连轴转。

面临身心压力的不仅只有医生,还有教师。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行业的竞争大,容易淘汰。教师的工作对象不仅是教育在学校上学的众多学生,更是要面对这些学生背后的家庭。而且,教师的工作时间并不只是在学校的那八九个小时,更多的是那些隐性工作时间,一些教师兢兢业业,熬夜批改作业,写教案也是常有的事。对于这些工作强度比较大的从业者来说,不愿意“延迟退休”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二个就是关于健康的问题。许多人前半生都在工作上拼搏,就是为了能及时退休,有段安享晚年的时光。长期待在一个岗位,难免会出现职业病,大部分的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就多多少少开始出现问题。

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下的员工,工作精力本就不如年轻人,如果真的延迟退休,对于年龄比较大,身体状况比较差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等到退休后,身体更差了,晚年的生活也很难得到平静。

第三个反对延迟退休的就是年轻人群体,特别是毕业大学生。社会上的岗位几乎都是固定的,就算增加了新的岗位,可对于上百万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大学生想要就业,最终还是要靠社会上企业单位空缺出来的岗位。

如果延迟退休,就意味着,工作岗位得不到及时的空缺,原本应该得到提升的人上不去,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无法接替。就真的会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状态,长期下去,对社会发展十分不利。

“延迟退休”遭到人们的反对,而又一项新的提议却被人们称赞,那就是“工龄退休”。工龄退休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工作年龄退休,那就意味着,这要满足规定的工作年龄后,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回家颐养天年。为什么工龄退休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呢?

首先是公平。每个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步入社会比较早,如果真的等到六十岁就退休,这个人可能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甚至四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一些人就业时间晚,同样六十岁退休,这个人可能才工作二三十年。两者对比下来,就会发现,在工作时间上很不公平,而工龄退休就可以打破这种不公平。

其次就是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有些行业所需要的前期培养很长,例如那些研究型人才,在继续深造的情况下,可能接近三十岁才完成学业,初入社会。如果按正常退休年龄来算,那这个人在所研究的领域可能还没有完全发挥价值就已经面临退休了,那么人才资源就得到最好的贡献,对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而如果工龄退休,他就还可以继续研究,在所属行业发光发热,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就是可以减轻就业压力了。工龄退休意味着一部分人可能不用六十岁才退休,这些工龄满了的人可以提前回家帮着子女带孩子,缓解了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同时,该工作岗位可以提前空缺,这样既可以让那些有经验的人得到提升,帮助单位接纳更多新鲜的血液,也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对于延迟退休,工龄退休更受人们的欢迎,可是工龄退休要想实施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工龄退休尽量的公平公正,就要根据不同的工种分,而社会上行业形态万千,工种繁多,想要区分开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nj/19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