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裁员,会优先裁掉哪些员工作为员工该怎

公司裁员,会优先裁掉哪些员工?——网友如是问

可能很多人会想,裁员肯定先裁那些对公司贡献少的人,比如天天磨洋工的,业绩差的,缺乏工作能力的,等等这类的员工。其实关于裁员的优先级,得先依照法律规定的,再才能轮到企业来做决定。

法律是如何规定裁员的优先级别?

裁员不是企业喊一句,就能办的。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对裁员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裁员的条件,裁员的优先级,甚至日后招人也都有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首先,裁员的条件有3点构成,一是裁员的人数要符合10%或20人的规定,如果一家人的公司,裁2位员工,那属于辞退,而不是裁员。二是要公司真的遇到了经营困难或者需要做重大改革,不能说这几位员工业绩垫底而裁员。三是最关键的,裁员不是公司自己说了算的,得要到人社局备案的。

其次,裁员的优先级,有限裁合同有效期短的员工,再是合同有效期长的员工,再是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最后才是裁家庭有困难需要抚养老人或孩子的员工。

打个比方,一个业务精英,劳动合同年底到期,一个工作能力一般,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老员工,优先裁业务精英。

最后,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以下人员不得以裁员名义辞退:

1.在公司患上职业病或负工伤的,包括正在医学观察,还没做鉴定的员工;

2.不是职业病或负工伤,但是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就是自身健康出了问题需要治疗,比如高血压在住院治疗的;

3.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4.在这家公司连续干了15年,且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员工,比如老张30岁进公司,现在56岁了,除非公司倒闭,不然公司要辞退老张得支付赔偿金,也就是2N。

企业内部如何排序?

在按法定裁员流程,对员工排完序后,我们基本可以明白,裁员名单基本由5年工龄以内的人员构成。如果裁5年以上的员工,那公司基本就留不下什么人了,或者说动了公司的根基。

还有一种情况是初创企业,拿到一大笔风投,疯狂地招兵买马,圈地攻城。这种情况裁员,其实法律规定的优先级对此影响不大,因为全员的工龄都差不多。

不管是老企业,还是初创企业,按法律规定的优先级裁员,都能列出一大串的员工。那么企业内部如何对这些员工排序呢?

依据人力资源学,我们会从两个维度考评员工,一是工作能力,二是工作态度。依据此,我们可以将员工分为堕落型(态度差、能力差)、安分型(态度好、能力差),冲锋型(态度差、能力好)、贡献型(态度好、能力好)。

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堕落型肯定是第一要被淘汰的,贡献型一定要争取保护的。但是不管是堕落型,还是贡献型,在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太多。占最大头的是安分型和冲锋型,这两类如何排序?这取决于公司接下去的战略部署。

如果公司采取稳定型战略,比如公司接下去要稳定客户群,不需要大面积地拓展市场,那么优先裁冲锋型的员工。如果公司采取的是差异化战略,需要创新、需要提供独特的服务或产品,那么优先裁安分型的员工。

假如我们选择了裁员安分型的员工,而安分型的员工还是很多,怎么排序?按绩效考核分来排序,或者按对公司效益的贡献度来排序。

作为员工遇到裁员该怎么办?

作为劳动者,我们总是处在弱势的。遇到公司裁员,我们可以选择的,只有接受被裁员,或者接受继续工作。继续工作,基本不受影响。如果是被裁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裁员合法吗?

如第一部分所述,公司的裁员必须符合那3个条件,才是合法的裁员,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违法裁员,得支付赔偿金,等于2倍的经济补偿。这里要注意防止,公司将违法辞退包装成裁员。

2.经济补偿的计算是否合法?

经济补偿=工作年限×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这个工资不仅仅是指基本工资,还包括各种补贴,奖金,绩效,提成等等,而且是在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金额。有些公司拿着《劳动合同法》对员工说,法律只是说了工资,没有对工资做明确说明。你一定要提醒他们,去看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3.经济补偿什么时候到位?

我见过不少公司,在裁员方面采用速战速决的办法,和员工谈完裁员就马上办手续,马上走人。然后约定补偿多长时间会发放。这里一定要注意,谁知道我们离开公司后,公司会不会如约支付,会不会突然倒闭或者跑路?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也就是说,依法公司需要在我们办离职手续时,公司要为我们结清工资、经济补偿。

4.公司是否有支付代通金?

所谓代通金,就是代替提前一个月通知的钱。因为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裁员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如果企业没有提前通知,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金。这里的工资可以是基本工资。

写在最后:

作为员工,如果不想被裁员,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贡献型员工,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上都保持优异。

但是话说过来,被裁员有时候也不是坏事。公司裁员,很多时候是出现了经营困难,这时拿一笔钱走,比留下来与公司同归于尽要来得好。

如果公司裁员,愿意支付经济补偿,你愿意留下来,还是被裁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nj/1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