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婕面临职业倦怠,你会怎么办社工札记

作者:曾婕来源:手拉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经常会被人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做社工?

经常会听到行内的勉励:不忘初心。

什么是初心?这是最近一直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三年前,一个误打误撞,我进入了社工这一行业。在此之前,我曾从事过酒饮杂志社的采编工作,后来在事业单位里工作了数年,最后在众人的惊讶中跳到社工这一行业。不同的是,从对物的工作,转向了对人的工作。

非科班出身的我,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等同于从零开始,这就意味着我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来跨过基础门槛,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储备,还是人际关系。

起初的一年里,行业大环境里体制和制度不完善、待遇不高、人员流动频繁等问题,让我对这个行业有所迟疑,其中也包括自己所做的工作,我看到的是某个社区甚至是某些棘手的社会问题,而自己能够做的却微不足道。

行外人常说做社工的一定是很有爱心的人,每当听到这话,我的内心常感到无比地心虚。因为我会反思,我的服务是否专业?是否回应了服务对象的需求?我为服务对象带来了什么改变?

当我切实面对工作时发现,爱心已经不足以支撑你在这一行业坚持下去。记得当初参加社工面试时,我说了这么一翻话:有些人满腔热情地做事,总有一天会将能量耗尽,而我更多地思考,如何在能量耗尽之后还能坚持下去。坚守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用专业知识去践行,并不容易做到。

在忙碌的工作、不如意的现实当中,尤其是见到科班出身的同事相继离职,难免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效能感低的状况,进入一个瓶颈期。

于是,我带着疑问开始寻找突破的路径。一方面通过培训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不同的培训里认识了不同机构的同工,向他们请教,与他们探讨,从中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

另一方面,在督导、同事以及身边朋友的疏导下,还有服务对象的鼓励下,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每天专注当下的工作,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同时,学习平衡工作和生活,在旅途中开拓视野,从不同的风土人情中,学习接纳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将新的观点带到工作中去。

朱静君老师曾在课堂上说过:当你觉得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或许,未来还是会遇到职业倦怠。不同的是,倦怠是暂时的,未来的路会走得更加坚定。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dcfs/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