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甲乙丙分类监管消除职业病隐患

为推进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黎平县实施“甲乙丙”分类监管,消除职业病隐患,推进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面核实摸清底数。全面核实摸清辖区内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建材、化工生产等行业领域涉及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底数,建立数据信息台账,结合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类别,将达到一定风险等级的用人单位纳入分类监督执法试点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及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家,已纳入分类监管单位39家。

二是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督促指导各用人单位进行自查和风险评估,并按照“甲、乙、丙”划分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丙类风险最高,乙类风险次之,甲类风险最低,根据风险等级,落实差异化监督。截至目前,该县共有丙类高风险用人单位13家、乙类风险单位11家、甲类风险单位15家。

三是全面分类监督检查。对丙类高风险单位,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提高抽查比例频次,实施现场监管率%;对乙类用人单位按常规比例频次抽查;对甲类用人单位合理降低抽查比例频次,以非现场检查为主,实现“无事不扰”。针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下达监督执法意见书,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今年以来,共开展职业卫生风险监督检查场次,发现问题68个,整改问题11个,下达意见书55份。

通讯员 姚光健石含禹吴强

编辑  王楠

编审   杨理显 吴思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epagri.com/dcfs/20056.html